美国人不明白:摩萨德能把伊朗渗成筛子,为什么CIA对华就不行?
摩萨德渗透伊朗,CIA却进不了中国?
最近,关于情报渗透的话题在美国网络上又火了起来。有美国网友直接发问: “为什么以色列摩萨德能把伊朗渗成筛子,CIA却在中国屡屡碰壁?” 这个问题背后,其实是美国人对自家情报体系的一种集体焦虑。
很多人只看到摩萨德在伊朗搞暗杀、爆破、劫狱、窃密这些“神操作”,却没想过,这种渗透 有极强的地缘、文化和社会土壤优势 。伊朗与以色列虽说是死对头,但两国地理接近、语言文化并没有天堑鸿沟,伊朗国内复杂的宗教、民族关系也为摩萨德提供了天然的“可乘之机”。特工混迹在人群里,甚至不用刻意伪装。
但CIA要在中国复制这一套,基本是想都别想。 首先是文化与语言的绝壁 。中国的语言门槛对外人几乎是“劝退级别”,即便是华裔美国人,没有在中国社会长期浸润,也很难做到真正融入。再说肤色、外貌,西方特工在中国社会里就像夜空里的萤火虫,实在太扎眼了。
中国反情报系统的“铜墙铁壁”
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:中国的反情报体系,是全球少有的高效和全面。2010年代初,CIA在中国经营多年的情报网络被“一锅端”,直接导致其在华人力情报体系几乎全线瘫痪。原因很简单,中方利用技术手段、社会治理和人防措施,直接“切断”了间谍活动的生存空间。此后,CIA也只能靠卫星、信号侦察这些“远程手段”,根本无法像摩萨德那样在地面“搞破坏”。
展开剩余60%有网友调侃, “CIA在中国,连个钉子都埋不下!” 不是夸张,而是现实。中国的身份认证、监控体系和社会协作机制,导致特工无论是伪造身份,还是秘密联络,都无处遁形。 “灯下黑”在中国是不存在的 ,只要你有异常动作,分分钟被发现。
再说CIA最擅长的“米瑟原则”(金钱、意识形态、敲诈、虚荣)——在中国这套很难奏效。中国经济早已今非昔比,普通人不会为点小钱冒巨大风险;意识形态层面,美国的吸引力也早被消磨殆尽;至于敲诈、勒索,体制内的惩处机制让“通敌”成了不可承受之重。 谁会为了几块钱,搭上一辈子前途?
国家意志与社会共识,才是最大“防火墙”
其实,摩萨德能在伊朗横行无忌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伊朗社会本身的裂痕深、信任度低。中国则完全不一样。无论是政府、军队还是普通民众,国家利益和民族生存始终是社会最大的共识。这种团结和警惕,是外部势力最难以攻破的“堡垒”。
西方人总爱嘲笑中国的“全民防谍”,但事实却证明,正是这种全民参与的安全观,让CIA在中国的“渗透梦”变成了“白日梦”。你想在中国搞一场像伊朗那样的“瘫痪性打击”?先不说技术难度,光是社会反应和舆论压力,就能让你寸步难行。
有美国网友甚至担心:“我们整天想着渗透中国,可说不定中国的安全部门早就把美国渗成筛子了!” 这可不是玩笑。解放军的技术进步、产业能力和对美“信息战”的快速成长,已经让不少美国人开始反思: “我们到底是看得太高自己,还是低估了中国?”
结语:别再幻想“复制粘贴”了!
摩萨德能在伊朗得手,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。CIA想在中国复制这一套,注定只能“想想就好”。中国不是伊朗,更不是美国的“复制品”。 中国的反情报体系、社会结构和国家意志,是任何外部势力难以撼动的“铜墙铁壁”。
与其绞尽脑汁“抄作业”,美国人还不如先把自家屋子打扫干净。 偷偷摸摸的事,轮到自己身上,可就不是“英雄主义”了。
国家安全,人人有责,警钟长鸣。
发布于:安徽省股票配资代理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